在机场,人们像牲口一样接受安检,而越来越多的人对此已习以为常。多年来,我们所见到的机场安检堪比一出舞台大戏,更多的荒唐技术、恼人技术也正在匆匆地粉墨登场。但安防专家坚信,采用不断进步的技术是相对有道理的。下面我们就看一下英国机场的安检过程及步骤揭秘。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旅客调查显示:机场安检是旅行中*不受欢迎的一项。很多机场已经认识到这一点。有些机场正力图改变这一现状,尽量使旅客在接受肢体接触检查、扫描检查及行李翻检时感觉舒适,同时又不影响安检效果。
但*恼人的是排队时间,其次是取出电子产品、对液体、饮料的限制以及解皮带、脱靴子等。相比之下,拍打检查不是*大问题;全身扫描更令人不满。
当初采用全身扫描仪是为了减小安检队伍长度,同时提高安全性。于是,2007年全身扫描仪首次登场,用以替代或辅助金属探测器,但紧随2009年圣诞期间发生在底特律的一次炸机未遂事件后(该事件嫌犯将炸弹藏在内衣中混过安检),全身扫描仪得到了普遍应用。
力推全身扫描仪的是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目前机场使用的此类扫描仪分为两种:毫米波扫描仪和反射散射扫描仪。前者利用非电离辐射无线电波产生三维影像,后者则通过X光造影成像。
但事与愿违,由于全身扫描仪在应用之初每次检测到可疑物品均会响起警号,引发对旅客全身的彻底搜查,因此在使用初期大大延长了排队等候时间。
不久,人们对这些扫描仪到底都能看到些什么开始感到好奇,尤其是在媒体刊出运输标准化局研究实验室领导苏珊.哈洛韦尔(Susan Hallowell)的一张照片后,人们的好奇更加升温,因为照片中哈洛韦尔正在接受扫描,而图像中的她几乎赤身露体。隐私组织对此展开调查,于是全身扫描仪于2013年年中退出了美国机场。
这样的全身扫描仪在其他大多数国家也相继消失,继而由装有“自动目标识别”(Automated Target Recognition)隐私软件的毫米波扫描仪替代。毫米波扫描仪不会生成一丝不挂的图像,而是形成卡通图像,用以显示潜在可疑物位置,方便安检人员执行全身检查。
但就在此时,英国利兹贝克特大学(Leeds Beckett University)讲授公法、国际贸易法与反恐怖法的史蒂夫.伍德(Steve Wood)表示,其实人们对从身体扫描仪上到底能看到什么并非那么担忧。伍德在英国对航空旅客体验进行了四年研究,发现事实上多数人对此并不在乎。他对 711人进行了调查,其中77%的乘客表示,实际上他们欢迎新型身体扫描仪加入安检体系,而仅有11%的乘客认为身体扫描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当然,各机场安检步骤不尽相同。从旅行箱中取出笔记本电脑、将所有液体、饮料放入透明塑料袋内已成为全球各地检查随身行李的普遍做法。但有些机场要求所有鞋只都要扫描,还有一些机场,如德国的法兰克福机场,要求乘客包内不得装有充电器。
为减少排队长度,机场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智能安检系统引进了工作流程优化措施。例如,英国盖特威克机场引导乘客在各台X光扫描仪传送带前排成多支队伍,因此提高了行李分检效率。与此同时,安检还为乘客提供诸多桌子便于重新整理行李,以及保护隐私的隔板。
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Schiphol airport)采用类似系统运输安检托盘以降低排队长度,同时还通过一套全新的自动扫描系统对托盘内物品进行初步检查,当发现可疑物品时方通知工作人员。需要二次检查的随身行李从已通过安检的行李中分拣出来,送入安检通道末端的另一台X光扫描仪。
该系统是史基浦机场为提高乘客安检体验的创新之举,希望借此扭转安检令人生厌的形象,使其成为一项服务。
然而,安检并非仅需做到速度提升。史基浦机场新设安检区域还选用了降低噪音材料,天花板表面镶嵌木板,并可射入更多的自然光线。其设计温馨,绿植相间,处处洋溢着宁静安逸气氛。同时,安检人员必须重新培训上岗,他们不仅要学会检查,还需掌握诚挚待客之道。
扫描技术在不久的将来终将大展身手。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戈特(Goater)表示:“人们迟早无需将液体、饮料及笔记本电脑从行李中取出便有望实现自动扫描了。”
研究人员认为他们或许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案。例如,美国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的科研人员以医学应用领域扫描技术为依托,发明了被称作 MagRay的扫描系统。该系统将X光与(核磁共振成像中的)核磁共振技术相结合,在阿尔伯克基机场试用期间得到接受扫描乘客的好评,但该项目由于资金不足,目前已经停止。
与此同时,美国研诺逻辑科技有限公司(Analogic)利用医疗领域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即CT技术(一种生成断层图像的成像系统),制作出三维扫描系统对手提行李进行安检。该公司不断改进此项技术,使其用于随身行李的检查。目前,此项技术正在伦敦卢顿机场和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接受测试。
尽管在过去几年间边境检查已愈发数字化、自动化,已启用了计算机化护照检查闸口和设备对旅客信息进行处理,但护照检查仍旧是烦扰旅客的又一顽疾。
戈特坚信新兴生物统计学将极大提高安检效率。 他表示:“如果某人与和自己相貌相仿者互换护照,他或许可以逃过肉眼检查,但绝蒙混不过虹膜扫描。”电子护照检查闸口也加速了乘客流动速度,例如,由于应用了脸部识别技术,伦敦盖特威克机场安检排队时间不会超过五分钟。这一点始终令该机场引以为豪。
但英国“国际隐私”权益保护组织执行董事侯赛因表示这些安检发明主旨是巩固加强“不透明的监督体系”,并非旨在改善乘客体验。他指出:“我们不清楚后台处理是如何确定某人需要检查或不需要检查的。现今,技术甚至在乘客还未动身离家之前便可对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进行监控、给出他们的轮廓。事实上,在乘客购票之际,轮廓扫描便已开始。当然,这有助于提高效率、增进乘客体验,但真正的重点却是增加收入和情报收集。”
功能卓越的扫描仪、不断发展的生物统计学以及更加智能的排队系统或许确实可令机场安检稍有改进,但当我们站在X光扫描仪前听着安检人员的脱衣指令时,不要指望技术可免去此时的所有尴尬。